长春工业大学学报

过去5年,37所“学院”更名“大学”,未来5年会

 
五年来,全国37所高校成功更名和推广。改名最小的就是把学校名称中的“学院”换成“大学”。我称之为直接重命名;变化最大的那个,新校名和旧校名的关系很小,甚至只有一个“学”字一样,我称之为这种变化;两者之间,我称之为细微的变化。
近年来,高校更名升级,基本停滞不前。未来五年,哪些高校将成功更名?一起来看看吧。

一、连续更名
2020年,全国没有一所大学能成功晋级。 2019年,4所大学成功。连云港淮海工学院(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)、长沙湖南商学院(更名为湖南工商大学)、甘肃政法学院(更名为甘肃政法大学) )、阜阳阜阳师范学院(更名为阜阳师范学院)。
江苏海洋大学更名,与原校名相同,只有一个“学”字。湖南工商大学是校名略有变化,“商”字改为“商”,另外两所大学直接更名。四所大学中,改名最成功的应该是江苏海洋大学,因为这所学校的名字比较响亮而且稀少。

2018年,17所高校成功更名。其中,有两个更名。一是钦州学院更名为北部湾大学。不熟悉的人看不出新老学校的名字是指大学。当然,除了省内的家长和学生,2020年高考录取期间,这所大学也遇到了“招生尴尬”。二是泰山医学院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组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。
略有变化的高校有4所,分别是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(更名为吉林外国语大学)和中国廊坊武警学院(更名为中国人民警察大学)、四川自贡理工学院(更名为四川轻工大学)、广西师范大学(更名为南宁师范大学)。值得一提的是,广西师范大学不能更名为广西师范大学,因为广西师范大学地处桂林,是一所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学。

其他11所成功更名的高校中,东部只有一所,就是上海电力大学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。在南方,广州的广东工业师范大学更名为广东工业师范大学。在中部,郑州轻工业学院更名为郑州轻工业学院,湖北民族大学在恩施更名为湖北民族大学,其他高校均为西部高校:成都学院更名为成都大学、贵阳学院中医药学院更名为贵州中医药大学、遵义医学院 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、昆明的云南中医药大学更名为云南中医药大学、拉萨的西藏医学院更名为云南中医药大学更名为西藏藏医大学,西安财经大学更名为西安财经大学,伊犁师范大学更名为伊犁师范大学。

其中,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成都大学尤其值得一提。
前者为民办高校,招收本科及以上非专业本科生。除了吉林外国语大学外,以“大学”为名的大学并不多。有西湖大学和杨恩大学。
后者曾经使用过“成都大学”的校名,后来主动降级为“学院”,但当地一直保留着“成都大学”的称号并没有被其他人使用过。直到大学成功“升级”,才重新回到“大学”的帽子。
2017年,全国仅有一所高校成功更名,即山西中医学院更名为山西中医药大学。

2016年,有15所“学院”成功更名为“大学”。东侧有上海理工学院(更名为上海应用科技大学)、苏州理工学院(更名为苏州科技大学)、徐州医学院(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)、浙江海洋大学。舟山(更名为浙江海洋大学)、杭州中国计量大学(更名为中国计量大学)、安庆师范大学(更名为安庆师范大学)、景德镇陶瓷学院(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)、赣州赣南师范大学(更名为赣南师范大学)大学)。
南部广州的广东药学院更名为广东药科大学,湛江的广东医科大学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。在中部,郑州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名为河南中医药大学,黄石的湖北师范大学更名为湖北师范大学。在西部,汉中的陕西工业大学更名为陕西工业大学。

以上13个都是直接重命名的。另一个小变化是辽宁医学院更名为锦州医科大学。还有一个更名:石家庄经济学院更名为河北地质大学。很多人不理解这所大学的更名。为什么“经济学院”变成了“地球科学大学”?